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劉靜)北京第四范式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第四范式)繼上個月主板IPO失效后,4月24日重新向香港證券交易所遞表。這已經是第四范式第四次交表港交所了,此前聆訊一直不通過,這次重新遞表成為能否實現上市目標的關鍵。
上交大畢業又曾前后效力百度和華為的戴文淵,2015年正式創立第四范式,聚焦人工智能賽道,為客戶提供以平臺為中心的人工智能軟件,幫助企業開發自有的決策類人工智能應用。
根據灼識咨詢的數據,以2022年收入計,第四范式在中國以平臺為中心的決策類人工智能市場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
第四范式身后集結了一眾明星資本機構,包括紅杉中國、聯想創投、騰訊投資以及五大國有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投資等等。截至今日,第四范式已完成11輪融資,投資方擴增到53位,單輪融資交易金額最高達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44億元。目前,第四范式的估值已推高到了29.5億美元。
聚焦決策類人工智能,自動機器學習算法領先世界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行業的市場規模約達23901億元,預計2023年這一數據將增加至30802億元,增速達28.87%。2016年以來,人工智能賽道便持續火熱,市場規模增速一直保持在雙位數,最高曾達77.69%。

中國人工智能行業按照應用范疇分為四大領域:決策類人工智能、視覺人工智能、語音及語義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機器人。而第四范式成立之初就開始專注于決策類人工智能領域,并成為這一細分領域的國產龍頭,引領著中國人工智能技術領域前沿的研發方向。
第四范式開發了端到端的企業級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其包括可選的配套基礎設施、操作系統、人工智能開發人員套件及應用,可以很好地滿足企業在人工智能建設過程中對應用、平臺和基礎設施的需求。

先知平臺是第四范式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支柱。據了解,第四范式的先知平臺全面兼容了用戶友好界面、標準化數據處理、自動化資源管理和配置、中間軟件,具有即插即用及低代碼或無代碼的特性,可實現人工智能應用的開發和管理的可視化,快速構建及操作眾多人工智能應用,并使企業實現人工智能大規模部署。
在先知平臺之上,第四范式亦提供了大量不斷增長而且適用于特定場景的人工智能應用,這些解決方案可解決一系列關鍵任務應用場景,并可輕松安裝和部署。
此外,在2021年,第四范式還推出了企業級人工智能應用商店,這是一個為用戶提供選擇的人工智能應用市場。其整合由第四范式及第四范式生態系統中的合作伙伴使用第四范式的算法和標準、在先知平臺上所開發的一系列人工智能應用,從而輕松滿足用戶在不同場景下對智能操作的需要。
第四范式最為厲害的是其專有的世界前沿自動機器學習算法。人工智能系統由第四范式的自動機器學習算法驅動,將機器學習 、應用、決策和評估的流程自動化。而第四范式的自動機器學習技術通過機器學習流程自動化,使算法自動發現發掘數據背后的新規律新數據的模式,第四范式最大程度降低了負責人工智能模型構建、調整、維護和改進的人工智能工程師的參與。憑借自動機器學習算法,第四范式在2021年4月打破了兩項圖學習標準(Open Graph Benchmark,[OGB])任務的世界紀錄。
招股書顯示,第四范式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已分別擁有47名、75名及104名標桿用戶,它們均為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及上市公司。對應標桿用戶分別貢獻第四范式總收入的61%、51%及60%。2020年至2022年,第四范式累積了強大且快速增長的總用戶群,用戶總數分別為156名、245名及409名。
三年虧損42多億,2022年營收增長52.7%
據最新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第四范式營業收入分別為9.42億元、20.18億元、30.83億元,營收年復合增長率高達80.91%。增速上,2021年、2022年分別同比增長114.2%、52.7%,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第四范式的收入主要來自先知平臺及產品以及應用開發及其他服務。報告期內,先知平臺及產品實現的業務收入分別為6.19億元、10.15億元、14.92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8.4%、50.3%、65.7%。
而應用開發及其他服務業務收入分別為3.23億元、10.04億元、15.91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4.3%、49.7%、51.6%。應用開發及其他服務收入占比逐年提升,而先知平臺及產品收入占比反向逐年降低,對此第四范式表示主要原因是“2021年及2022年的用戶群擴大使得對定制化的人工智能應用的需求增加,推動公司的應用開發及其他服務于總收入所占的百分比于同年有所增加,以及較小程度歸因于COVID-19疫情的負面影響出現好轉?!?br />
2022年第四范式的先知平臺及產品收入同比增長47.05%、應用開發及其他服務收入同比增長58.47%,定制化的應用開發表現出更強勁的增長勢頭。
在終端方面,2022年第四范式實現的30.83億元營收,來自能源與電力行業的終端用戶貢獻兩成,其次是金融終端用戶16.9%,再者是運輸行業的終端用戶貢獻13.1%的營收。
雖然第四范式的兩大板塊業務,先知平臺及產品、應用開發及其他服務業務收入都呈現出高速增長趨勢。公司整體毛利率也從2020年的45.6%增長至2021年的47.2%,并于2022年增長至48.2%。但由于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商業化落地還處于成長期,導致第四范式目前仍深處虧損的困境,這也是其四度沖刺港交所上市需求“補血”的原因。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第四范式分別虧損7.50億元、18.02億元、16.53億元,三年合計虧損42.05億元。
人工智能作為技術密集型行業,需要公司持續高強度的研發投入,開發解決方案,研究先進技術。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第四范式的研發開支分別為5.66億元、12.49億元、16.50億元,三年研發投入累計達34.65億元,超過2020年和2021年的營收總和。
第四范式必須投入巨額研發才能成功應對競爭對手百度、阿里、華為、騰訊在決策類人工智能快速行動下保持行業領先優勢。如果第四范式不能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募資,資金壓力可能無法保障第四范式繼續高強度的研發投入。
上交大畢業又曾前后效力百度和華為的戴文淵,2015年正式創立第四范式,聚焦人工智能賽道,為客戶提供以平臺為中心的人工智能軟件,幫助企業開發自有的決策類人工智能應用。
根據灼識咨詢的數據,以2022年收入計,第四范式在中國以平臺為中心的決策類人工智能市場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
第四范式身后集結了一眾明星資本機構,包括紅杉中國、聯想創投、騰訊投資以及五大國有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投資等等。截至今日,第四范式已完成11輪融資,投資方擴增到53位,單輪融資交易金額最高達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44億元。目前,第四范式的估值已推高到了29.5億美元。
聚焦決策類人工智能,自動機器學習算法領先世界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行業的市場規模約達23901億元,預計2023年這一數據將增加至30802億元,增速達28.87%。2016年以來,人工智能賽道便持續火熱,市場規模增速一直保持在雙位數,最高曾達77.69%。

中國人工智能行業按照應用范疇分為四大領域:決策類人工智能、視覺人工智能、語音及語義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機器人。而第四范式成立之初就開始專注于決策類人工智能領域,并成為這一細分領域的國產龍頭,引領著中國人工智能技術領域前沿的研發方向。
第四范式開發了端到端的企業級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其包括可選的配套基礎設施、操作系統、人工智能開發人員套件及應用,可以很好地滿足企業在人工智能建設過程中對應用、平臺和基礎設施的需求。

先知平臺是第四范式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支柱。據了解,第四范式的先知平臺全面兼容了用戶友好界面、標準化數據處理、自動化資源管理和配置、中間軟件,具有即插即用及低代碼或無代碼的特性,可實現人工智能應用的開發和管理的可視化,快速構建及操作眾多人工智能應用,并使企業實現人工智能大規模部署。
在先知平臺之上,第四范式亦提供了大量不斷增長而且適用于特定場景的人工智能應用,這些解決方案可解決一系列關鍵任務應用場景,并可輕松安裝和部署。
此外,在2021年,第四范式還推出了企業級人工智能應用商店,這是一個為用戶提供選擇的人工智能應用市場。其整合由第四范式及第四范式生態系統中的合作伙伴使用第四范式的算法和標準、在先知平臺上所開發的一系列人工智能應用,從而輕松滿足用戶在不同場景下對智能操作的需要。
第四范式最為厲害的是其專有的世界前沿自動機器學習算法。人工智能系統由第四范式的自動機器學習算法驅動,將機器學習 、應用、決策和評估的流程自動化。而第四范式的自動機器學習技術通過機器學習流程自動化,使算法自動發現發掘數據背后的新規律新數據的模式,第四范式最大程度降低了負責人工智能模型構建、調整、維護和改進的人工智能工程師的參與。憑借自動機器學習算法,第四范式在2021年4月打破了兩項圖學習標準(Open Graph Benchmark,[OGB])任務的世界紀錄。
招股書顯示,第四范式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已分別擁有47名、75名及104名標桿用戶,它們均為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及上市公司。對應標桿用戶分別貢獻第四范式總收入的61%、51%及60%。2020年至2022年,第四范式累積了強大且快速增長的總用戶群,用戶總數分別為156名、245名及409名。
三年虧損42多億,2022年營收增長52.7%
據最新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第四范式營業收入分別為9.42億元、20.18億元、30.83億元,營收年復合增長率高達80.91%。增速上,2021年、2022年分別同比增長114.2%、52.7%,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第四范式的收入主要來自先知平臺及產品以及應用開發及其他服務。報告期內,先知平臺及產品實現的業務收入分別為6.19億元、10.15億元、14.92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8.4%、50.3%、65.7%。

而應用開發及其他服務業務收入分別為3.23億元、10.04億元、15.91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4.3%、49.7%、51.6%。應用開發及其他服務收入占比逐年提升,而先知平臺及產品收入占比反向逐年降低,對此第四范式表示主要原因是“2021年及2022年的用戶群擴大使得對定制化的人工智能應用的需求增加,推動公司的應用開發及其他服務于總收入所占的百分比于同年有所增加,以及較小程度歸因于COVID-19疫情的負面影響出現好轉?!?br />
2022年第四范式的先知平臺及產品收入同比增長47.05%、應用開發及其他服務收入同比增長58.47%,定制化的應用開發表現出更強勁的增長勢頭。
在終端方面,2022年第四范式實現的30.83億元營收,來自能源與電力行業的終端用戶貢獻兩成,其次是金融終端用戶16.9%,再者是運輸行業的終端用戶貢獻13.1%的營收。
雖然第四范式的兩大板塊業務,先知平臺及產品、應用開發及其他服務業務收入都呈現出高速增長趨勢。公司整體毛利率也從2020年的45.6%增長至2021年的47.2%,并于2022年增長至48.2%。但由于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商業化落地還處于成長期,導致第四范式目前仍深處虧損的困境,這也是其四度沖刺港交所上市需求“補血”的原因。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第四范式分別虧損7.50億元、18.02億元、16.53億元,三年合計虧損42.05億元。
人工智能作為技術密集型行業,需要公司持續高強度的研發投入,開發解決方案,研究先進技術。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第四范式的研發開支分別為5.66億元、12.49億元、16.50億元,三年研發投入累計達34.65億元,超過2020年和2021年的營收總和。
第四范式必須投入巨額研發才能成功應對競爭對手百度、阿里、華為、騰訊在決策類人工智能快速行動下保持行業領先優勢。如果第四范式不能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募資,資金壓力可能無法保障第四范式繼續高強度的研發投入。
-
AI
+關注
關注
86文章
22374瀏覽量
25847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2022年營收31.88億,國產模擬 IC 頭部企業持續擴充品類促發展
2022年營收19.91億
圣邦股份產品全面覆蓋信號鏈和電源管理芯片兩大領域,是國內模擬產品線最為豐富,且覆蓋應用領域最廣的上市企業之
發表于 06-02 14:06
ARM第四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
第一季度營收將符合2億美元的市場預期。假若宏觀經濟環境并未大幅惡化,ARM預計2012年全年利潤至少會符合8.6億美元的市場預期。ARM表示,第四季度利潤獲得提振,這歸因于25份處理器
發表于 02-01 13:56
詳訊:蘋果第四財季凈利潤82億美元同比增24%
億美元增長24%。蘋果第四財季每股收益不及華爾街分析師此前預期,對2013財年第一財季的業績展望也不及分析師MAX3232EUE+T預期,推動其盤后股價下跌近2%。蘋果股價盤后一度暫停交易
發表于 10-26 16:39
2018Q1全球各類DRAM產品營收再創新高
第一季全球DRAM總營收較2017年第四季成長5.4%,再創新高;移動DRAM產值則來到84.35億美元,較去年第四季提升約5.3%,一反以往第一季營收衰退的軌跡...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發表于 05-23 16:06
《西虹市首富》票房5天破12億,開心能“脫困”?
年,得益于《夏洛特煩惱》的大獲成功,開心麻花在當年的營收3.8億,同比增長154.8%。其中超過一半是有影視及衍生貢獻。到2016年,《驢得水》叫好但不叫座,票房僅為1.7
發表于 08-02 08:11
路透社:曠視科技通過港交所IPO申請
IPO申請已經被港交所批準?;ㄆ?、高盛和摩根大通正在為其做上市準備。此前有報道稱,曠視科技的融資計劃將在5-10億美元之間。去年5月份,曠視科技完成 D 輪
發表于 01-07 18:25
快手正式登陸港交所
港交所火爆異常,?短視頻IPO第一股快手此次IPO受到市場追捧,成為近期新股發行的人氣王,當然跟其背后巨大的群眾基礎分不開,最新數據顯示,快手平均日活躍用戶超3億、月活超7億;獨創“老鐵

英偉達第四財季營收突破5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年1月31日的2021財年第四財季財報。財報顯示,英偉達營收達5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31.1億美元增長61%。就在三個月前,英偉達的季度營收首次突破40億美元,創下
蔚來汽車2020年第四季度總營收66.411億元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2020Q4蔚來總營收66.411億元,同比增長133.2%。凈虧損13.886億元,同比收窄51.5%。
慧榮科技公布2022年第四季財報,年營收微幅成長3%,優于市場整體表現
年2月8日 慧榮科技(NasdaqGS: SIMO) 公布2022年第四季財報,營收2億76萬美元,與前一季相比減少20%,較2021年同期減少24%。第四季毛利率47.4
阿里2022年第四季度營收2477.6億 凈利潤為499.32億
2022年第四季度營收2477.6億 凈利潤為499.32億 阿里巴巴公布了2023財年第三季度(自然年2022年第四季度)業績,營收2477.6億元,高于市場
2022年第四季全球DRAM廠內存營收排名
2022年第四季DRAM產業營收122.8億美元,環比下降32.5%,跌幅甚至超越第三季的28.9%,已逼近2008年底金融海嘯時的單季36%跌幅,主要下跌原因是受DRAM產品平均銷售單價(ASP)下跌影響。
發表于 03-06 10:19
?310次閱讀
評論